天津市北辰区宸宜幼儿园废旧物品
循环利用示范案例
单位名称:天津市北辰区宸宜幼儿园
主 题:生活垃圾分类
方 向:废旧物品循环利用
摘 要:如何有效利用幼儿园的废旧物品来美化幼儿园及班级的环境;如何改造废旧物品开展相关活动,本文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废旧物品,主题活动,家园携手
一、基本情况
天津市北辰区宸宜幼儿园坐落在普东街姚江东路50号,是北辰区为缓解秋怡家园保障房区域内学龄儿童入园难问题,提高该片区学前教育质量,按照市级示范园标准建设的教育局直属幼儿园,2016年建成交付使用。我园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园内建筑格局精心规划,建筑材料讲究安全环保。全园共有15间教室,在园幼儿454名,教室采光通风效果好,每间教室都有单独的活动室、卫生间、盥洗室。
我园以“开放的教育、自主的童年”为理念,秉承“健康尚礼、正直真诚、亲和严谨、主动智慧”的园训,”自然、自主、和谐、求真、求新、乐观”的园风,“亲近自然、发现美好、感恩生活、主动创造”的学风,“倾注智慧真爱,呵护美丽童心”的教风,释放天性,放飞梦想,让孩子在游戏中幸福成长。
图1宸宜幼儿园全景图
二、推进措施
(一)生活垃圾分类
1.制度建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我园垃圾分类工作,特制定我园垃圾分类相关制度。
图2园所相关制度
2.人员分工
成立以王淑青园长为组长的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完善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做到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实施到位、确保宣传到位、检查到位。
图3人员分工
3.场所改造
专门设置垃圾分类亭,楼道及班级投放两分类垃圾桶。由大二班的环保小卫士们亲自绘制大件可回收垃圾存放处。
图4场所改造
4.师亲幼大行动
(1)资源回收,从我做起
“幼儿园里的可回收垃圾桶太小了,但是可回收物又比较多,大型的纸箱垃圾桶放不下,怎么办呢?大二班的环保小卫士行动起来啦,在果园边的这片空地上圈定了可回收物存放的位置,动手绘制“标记”,挥笔为这片区域添上一份色彩,让大型可回收物品有了专门的“家”,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增添了孩子们的成就感!
图5大型可回收物品存放处
(2)盘内一分钟,厨内更多功
为减少厨余浪费,我园实行据需打量,教师集中用餐,光盘行动,幼儿用餐后厨余垃圾由食堂统一回收,班内和各办公室不产生厨余垃圾;专门设计垃圾处理记录表,发放电子秤,详细记录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重量。
图6细化厨余垃圾管理
(3)倾情社区共享成长,构建和谐美好家园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为此,在活动前,各班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环保活动,组织幼儿学习环保小儿歌、认识环保标志、垃圾分类常识,并体现在一日生活中,使幼儿知道不能随手乱丢垃圾,要分类投放。一幅幅有趣的手抄报展现在路人面前,画面内容生动形象,孩子们用小手绘制了“垃圾分类处理”、“爱护地球环境”、“打扮地球妈妈”“节约资源”等绘画内容,用自己的小手和行动来诠释对环境的支持,呼唤着人们对地球的关爱,时刻牢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图7宸宜幼儿园进社区活动
(4)家园携手,共育未来
相遇是最美好的开始,携手是最温暖的共育,为了充分发挥家长的重要作用,我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家长携手参与制作了环保海报宣传单、变废为宝的创意环保小制作等,激发了家长和幼儿保护地球的美好心愿。
图8幼儿与家长创意环保小制作
(5)其他方面
严格规范生活垃圾的处理与收运工作。与相关公司签订收运处理协议,每日进行收运,完善回收台账,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垃圾清运工作,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图9垃圾清运
(二)废旧物品循环利用
废旧物品是用错地方的资源,如何“变废为宝”,让“垃圾”再利用,我园做了以下尝试。
1.纸类创意
我园利用集体教育课程和幼儿自发课程将废弃纸屑“神奇变变变”,小朋友们积极参与,开动脑筋,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片片碎纸,一个个废纸盒,都成了一副副美丽的图画和作品。
图10纸类创意 图11纸类创意
图12纸类创意 图13纸类创意
图14纸类创意
2.旧物改造
旧物改造是以废旧物品为原料,运用巧妙的构思,做成各种实用的小作品,从而变废为宝。如:利用废旧足球变花篮、废旧管子变漂亮书架,利用废纸筒变收纳盒,利用废旧纸盒变书架,利用废旧纸箱做成机器人,利用废旧瓶子制作沙漏,利用食堂不要的纸箱和卫生间大盘纸的纸卷筒制作了一个池塘,利用废旧纸箱制作了投币机。这些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并体验了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幼儿养成了节约的良好习惯。
图15旧物改造
图16旧物改造
图17旧物改造
图18 旧物改造
图19旧物改造
图20旧物改造
3.化腐朽为神奇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把垃圾资源化,化腐朽为神奇是一门艺术。为此,我园创建了智慧生活垃圾分类生态转化试验基地,将园内产生的厨余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为绿化植被施肥,初步实现了厨余垃圾日产日清、循环再利用的闭环链条,达到了厨余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目标。
图21 垃圾资源化
图22 垃圾资源化
三、成果效益
我园投资5万余元,建设垃圾分类亭1座,在各班级、楼道、食堂、办公室、办公场所等投放20余个两分类垃圾桶,购置了大量垃圾分类图书,制作了垃圾分类专用宣传展板,让垃圾分类意识植入450多个家庭和1400余名师生和家长心间。2019年我园每月大约产生1-1.2吨的垃圾,其中可回收利用有0.5吨左右,厨余垃圾转为有机肥料大约0.4吨。2020年每月大约产生1吨的垃圾,其中可回收利用有0.4吨左右,厨余垃圾转为有机肥料大约0.3吨。至今,我园每月的垃圾总量已不到1吨,除可回收利用和转为有机肥料外,基本上每月垃圾总量只为0.2吨左右,从此真正实现了垃圾减量化。
四、经验总结
(一)抓源头,转意识,变“要我分类”为“我要分类”
始终抓牢人这个关键,从思想到行为一点点引导,一步步推进。可再生资源用到极致,不能再利用时再集中回收。
(二)抓基础,建体系,变“粗放推进”为“精准实施”
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和投放准确率,尽量减少垃圾数量,工作落实到班,责任到人。
(三)优机制,强激励,完善责任落实机制
严格实行“日巡查、周覆盖、月通报”的工作管理机制,将节约型班级建设纳入到评优评先机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