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丨市级机关厚植厉行节约新风尚 “小切口”撬动“大节约”

“节用是手段,裕民是目的。”自今年6月,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印发《关于营造带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浓厚氛围的通知》,并联合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发出《致市级机关党员干部职工的公开信》后,一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行动在市级机关悄然展开。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率先行动,打出“组合拳”。发布《党政机关食堂厉行节约规范》地方标准,出台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实施意见,将2600余家食堂纳入管理。同时,推进公共机构绿色转型,完成办公区再生水系统改造,预计每年节省水费37万元。

“让废旧物资焕发新生,也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一项具体举措。”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修订了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管理的相关规定,上线了“今分类”微信小程序,预计全市公共机构年增收1000余万元。

市统计局聚焦“小切口”,下足“绣花功夫”。每月公示车辆油耗、维修明细,严格配备分类垃圾桶,建立用餐人数动态预估机制,推进公车管理精细化、节能降耗常态化、垃圾分类规范化、光盘行动长效化。

对浪费现象点名通报,回收办公耗材循环使用,巧用食材边角料节省开支……市财政局坚持自我加压,制定了10个方面100条“过紧日子”具体措施,还成立“节能督查小组”,从细节入手压减运行成本。

“过紧日子不仅是简单的压缩开支,更需优化资源配置。”天津新港海关办公室副主任陶禹光说,“我们制定了4个方面18条厉行节约细化落实举措,建立资产‘公物仓’,统筹调拨200余件物资,搭建设备共享平台,让170多台设备按需流动。”

“在政治自觉、具体行动、家风传承、风尚培育四个方面走在前、作表率。”市委市级机关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近1个月来,各单位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持续刊播宣传挂图、标语,组织各党支部依托主题党日等,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纳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重点内容,确保学深悟透、知行合一。工委也将积极总结推广创新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厉行节约在市级机关常态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