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强”党支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处党支部

扎实推进党建与节能深度融合

引领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处党支部事迹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处党支部成立于2010年3月,现有7名党员。近年来,节能处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满意·心服务”党建品牌创建为契机,积极推进党建工作与节能工作深度融合,有力促进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持续深化理论武装,政治机关意识显著增强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凝心铸魂。落实每周半天理论学习制度,采取个人自学、集体研讨、专题宣讲等多种形式,把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融会贯通,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融会贯通,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强化政治意识、提高党性觉悟的过程,成为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的过程,成为改进作风、推进工作的过程。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结合我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实际,广泛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每年定期举办节能宣传周、低碳日、节水宣传周、绿色出行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组织举办生活垃圾分类展、“锦绣中华·大美天津”创意艺术节、知识竞赛、绿色兑换、以竹代塑等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广大公共机构干部职工绿色低碳、勤俭节约意识普遍增强。

认真履行党建责任,战斗堡垒更加坚强有力

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团结一致,带头拼搏进取,带头担当作为,为全体党员树立良好榜样。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注重通过谈心谈话等方式了解党员内心想法,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组织开展红色观影、义务劳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特色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到生态城不动产登记中心、国家超算中心等节能降碳先进单位参观学习,与其他市级机关处室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活动,有效增强了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破解公共机构节能降碳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支部党员分头走访调研20余家公共机构和多家能源服务企业,深入了解节能降碳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需求,前往山东、江苏等地学习先进经验。经反复论证出台了我市能源费用托管政策文件,并通过举办培训班、推动会、对接会等方式,指导推动我市75家公共机构实施能源费用托管,吸引社会资金2亿多元参与公共机构节能降碳改造,预计合同期内节约财政资金7000万元,不仅实现了节能降碳,也节省了大量财政资金。

切实加强教育管理,党员队伍素养不断提升

通过经常性思想教育,引导党员爱岗敬业、积极工作,清白做人、干净做事。针对处室承担的公共机构碳达峰碳中和、能源资源消费数据统计、节能降碳改造等重点工作,积极组织党员参加国管局、清华大学举办的教育培训,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为全体党员讲授专业知识,提升业务素养,开阔眼界思路。支部全体党员都能够独当一面,各项具体业务工作都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比如,资源循环利用工作,全面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在全国率先实现公共机构废旧物资回收“一张网”,年回收物总价值达1500余万元,相关经验做法在国管局作了介绍。比如,反食品浪费工作,将全市2600余家公共机构食堂纳入管理范围,全面实施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有效压实了反食品浪费工作责任,取得了良好效果。

注重发挥引领作用,能源资源节约成效明显

近年来,党支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的示范表率作用,扎实推进我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工作。认真履行管理职责,编制公共机构节能“十四五”规划,印发公共机构碳达峰实施方案,每年制定年度工作安排,开展节能目标责任考核评价,编制《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等地方标准9项,推动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从简单粗放向精细化、科学化、制度化转变。大力开展示范创建行动,指导推动我市3个批次共1460家处级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累计建成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158家,指导12家公共机构评选为国家级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11家公共机构评选为国家级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3家公共机构评选为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工作重点单位,6家公共机构评选为绿色低碳公共机构。截至2024年底,我市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311.03千克标准煤/人,单位建筑面积能耗20.62千克标准煤/平方米,较2020年分别下降18.50%、6.92%,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