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数字化的今天,云存储以其便捷性和大容量深受大众青睐,个人照片、工作文档等纷纷“移居”云端。然而,云存储背后却隐患重重。
违规存密 敲响警钟
近年来,发生多起违规云存储国家秘密的案例。一些单位和个人为图方便,依靠云存储作为辅助办公的手段,违规将重要工作文件甚至涉密文件、材料上传到网盘进行储存、分享,造成严重的泄密风险。
案例1
某单位工作人员强某因工作调动,将长期积累留存的工作资料打包上传到网盘,以便日后下载使用。其中,包含机密级文件10份,秘密级文件30余份。事件发生后,强某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案例2
某机关干部柳某为方便撰写重要文件,将自行收集的5000余份文件资料上传到网盘。其中,部分文件资料涉及工作敏感信息,属于工作秘密。事件发生后,柳某受到行政警告处分。
案例3
某机关领导方某为完成该县重点任务,在未经保密审查的情况下,要求工作人员秦某将15份文件资料上传到网盘,并设置分享,供有关人员浏览。事件发生后,方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云端存储 安全堪忧
如2024年9月,阿里云盘遭遇的“灾难级”漏洞事件,用户在新建文件夹时,系统意外加载出其他用户的私密照片,包括自拍照、家庭照等。这一事件不仅让用户对个人隐私安全感到担忧,也对云存储服务的隐私保护和数据管理能力提出了质疑。此外,全球超过165家知名企业因云存储巨头Snowflake遭黑客攻击而发生大规模数据泄露,进一步凸显了云存储安全性问题。而使用网盘存储、分享涉密文件、资料,其本质相当于在互联网上公开“存密”。
云端防护 不容松懈
面对云存储的安全风险,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存储数据的安全。
新修订保密法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禁止未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采取有效保密措施,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
信息分类管控,严守保密底线。相关单位与人员严格遵守 “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 准则,杜绝涉密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上传、存储与处理。对于个人隐私及敏感信息,也需谨慎对待,尽量不要上传云端,如需上传,可以将重要信息设为“禁止分享”,防止信息外流。
账号多重防护,加固云端防线。将账号与手机、邮箱等绑定,登录时使用“动态码”验证。同时,设置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新。一旦察觉账号出现如异地登录等异常操作,要立即修改密码。
数据精细处理,严控共享风险。在将数据进行云存储之前,通过专业软件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或者使用云盘自带的加密功能,直接在上传文件时选择加密选项。对于需要共享的文件,建议在分享前启用“提取码”功能,并设定“只读、可编辑”等权限,避免过度共享导致数据泄露。